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1)"谷雨"至"立夏"是茶秆竹的出笋期,历时40 d左右,在出笋后10~25 d,是出笋高峰期,约占出笋总数的71%~84%.幼竹高生长呈慢-快-慢3个阶段.(2)竹鞭垂直分布浅,一般在0~30 cm的土层中.全劈、全锄、浅翻、浅翻加施肥可明显促进竹鞭生长和笋芽分化,且以浅翻加施肥效果最佳.(3)立竹度与新竹数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均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合理留笋长竹时间应为出笋盛中期.施用发笋肥可提高笋产量.(5)竹-阔叶树混交林经营应保留一些固氮树种和珍稀树种,清除"老狼木"、"霸王木",对影响竹林繁衍和发育的伴生树种要进行强度修枝.(6)野生茶秆竹林,应在留足新竹基础上采收春笋,积极进行抚育性采伐,调整竹林结构,选择合适的垦复措施.(7)丰产竹林的合理年龄结构是1~3年生立竹各占1/3,或1~4年生立竹比例为3∶3∶3∶1.中下坡合理立竹数为10 500~13 500株/hm2,上坡为15 000~16 500株/hm2.
推荐文章
茶秆竹新竹生长规律的研究
茶秆竹
鞭芽
发笋成竹
茶秆竹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茶秆竹
竹鞭
鞭系结构
茶秆竹竹鞭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茶秆竹
生长规律
竹鞭
茶秆竹生物量模型研究
茶秆竹
生物量
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秆竹生长规律及经营改造技术的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秆竹 笋期生长规律 竹鞭生长规律 经营改造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95.1
字数 4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80.2002.05.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秆竹
笋期生长规律
竹鞭生长规律
经营改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1-7380
32-1236/S
大16开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省林科院内
28-30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