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裂缝型碳酸岩盐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是裂缝孔隙度,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低孔-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一直停留在定性识别的范围内.该研究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计算了某气田裂缝型碳酸岩盐储层的裂缝孔隙度,在常规测井资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测井解释的精度,从而为此类储层的测井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有效的方法.测井资料严重缺乏是许多老气(油)田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该方法在老气(油)田的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基础和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推荐文章
中东地区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测井评价
非均质性
高孔隙度
低渗透率
碳酸盐岩储层
裂缝-孔隙型
中东地区
碳酸盐岩储层溶蚀孔测井评价技术再探讨
测井解释
碳酸盐岩
溶蚀孔
基质
双侧向
模型约束
评价
轮古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
塔里木盆地
古潜山
碳酸盐岩
裂缝(岩石)
地层评价
测井解释
技术
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川东北多相带碳酸盐岩储层
FMI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孔隙类型
裂缝
溶蚀孔洞
岩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孔-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常规测井评价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裂缝 碳酸岩盐 定性识别 测井评价 方法 应用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62
字数 3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2.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宏泉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146 1109 19.0 25.0
2 范翔宇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58 340 12.0 15.0
3 王拥军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7 7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28)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6(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7(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缝
碳酸岩盐
定性识别
测井评价
方法
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