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生长于不同光照条件下(100%、25%和8%光强)热带雨林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和中层树种滇南风吹楠(Horsfieldia tetratepala)幼苗的光合能力、热耗散、活性氧和保护性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绒毛番龙眼的最大光合速率随着生长光强的增加而提高,而滇南风吹楠在全光条件下的最大光合速率反比25%光照条件下的低.全光条件下两个树种光系统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显著降低,表明发生了长期光抑制.当把生长于遮荫条件下的幼苗移到全光下,从凌晨到中午随着光强的增加光抑制加剧,日落时生长于8%光照条件下的绒毛番龙眼及生长于8%和25%光照条件下的滇南风吹楠的光抑制不能完全恢复.非光化学猝灭对光强的响应曲线表明,随着生长光强的增加滇南风吹楠的热耗散能力增强,而生长在全光和25%光照条件下的绒毛番龙眼的热耗散能力都比滇南风吹楠的弱.两个树种叶片中O(-@)2、H2O2含量、SOD和CAT活性均随着生长光强的增加而提高;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绒毛番龙眼叶片中O(-@)2、H2O2含量、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滇南风吹楠.上述结果表明,在光抑制条件下,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较大程度通过提高保护性酶的活性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损伤,而中层树种滇南风吹楠却较大程度通过增强非光化学猝灭来耗散过量光能;滇南风吹楠对强光的适应性差.
推荐文章
生长环境光强对两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抑制
光适应
最大净光合速率
热耗散
色素含量
热带雨林树种
四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比叶重,光合特性和暗呼吸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光适应
可塑性
比叶重
光合特性
呼吸速率
热带雨林树种
不同生态习性热带雨林树种的幼苗对光能的利用与耗散
团花
热耗散
滇南风吹楠
光合作用
绒毛番龙眼
幼苗
热带雨林树种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两种生态型蕨类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附生蕨
诱导状态
光斑
气孔导度
地生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照对两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光合能力、热耗散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抗氧化系统 热耗散 光抑制 光适应 活性氧 热带雨林 幼苗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9-6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
字数 5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48)
二级引证文献  (19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氧化系统
热耗散
光抑制
光适应
活性氧
热带雨林
幼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态学报
月刊
1005-264X
11-339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82-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70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