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的方法,对西安南郊和陕北长武地区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昼夜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土壤CO2释放量存在差异,气候偏冷偏干地区土壤CO2释放量较小,气候偏热偏湿地区土壤CO2释放量较大.陕北长武土壤CO2释放量变化再次证明,从当日早晨至次日早晨,CO2释放量具有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规律;CO2释放量相对于大气温度的日变化具有滞后性,滞后时间为4~6小时;土壤CO2释放量白天较少,夜间较多;CO2释放量变化显示,在土层深厚的地区,土壤微生物夜间活动强度总体应比白天大.
推荐文章
西安南郊和蓝田夏季土壤CO2排放量的变化研究
土壤CO2
释放规律
控制因素
土层厚度
西安南郊夏季土壤碳排放量的变化研究
西安南郊
土壤
CO2
释放规律
控制因素
西安南郊春季土壤碳释放研究
西安南郊
土壤碳释放
释放规律
环境
西安地区不同厚度土层土壤CO2释放量的差异研究
西安地区
薄土层
厚土层
土壤CO2释放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安南郊和陕北长武土壤CO2释放量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土壤CO2 释放量 变化规律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2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2.6
字数 39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心刚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6 54 4.0 6.0
2 赵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347 4234 32.0 46.0
6 郝玉芬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6 52 3.0 6.0
7 刘晓琼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16 180 7.0 13.0
8 杜娟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50 625 14.0 24.0
9 贺辉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4 3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地区
土壤CO2
释放量
变化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