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试验于1999~2000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场进行, 以两个代表性品种(组合)为材料. 采用不同的栽培措施, 研究高产水稻生育前期的株型指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有效分蘖期(N-n期) 植株叶片松散度适宜, 顶部三叶松散度之和7.7~7.8度, 叶鞘载叶量较小. 拔节期汕优63叶片松散度宜小, 顶部3叶松散度之和7.7度左右, 叶鞘载叶量0.36~0.38 cm2/mg; 武运粳8号叶片松散度宜大, 顶部3叶松散度之和6.0度左右, 叶鞘载叶量在0.27~0.34 cm2/mg.
推荐文章
水稻高产株型指标的研究
水稻
株型指标
叶片松散度
叶鞘载叶量
势粒比
稻鸭共作对水稻部分株型结构指标的影响
稻鸭共作
株型结构
叶开角
松散度
叶面积指数
披垂度
水稻生育前中期几个株型指标的动态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
前中期
叶片松散度
叶鞘载叶量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产水稻生育前期株型指标的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稻 生育前期 株型指标 叶片松散度 叶鞘载叶量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0-6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1.0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2.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亚洁 扬州大学农学院 37 1396 17.0 37.0
2 苏祖芳 扬州大学农学院 32 1410 19.0 32.0
3 沙爱红 扬州大学农学院 21 202 8.0 14.0
4 张林青 扬州大学农学院 2 46 2.0 2.0
5 孙成明 扬州大学农学院 61 725 16.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32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8(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0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6(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生育前期
株型指标
叶片松散度
叶鞘载叶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