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65.27~156.59头,平均密度为1.85~4.43ind./km2;不同栖息生境穿山甲的种群平均密度为2.46~5.90ind./km2,密度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林>针叶林.各栖息生境的洞口密度平均为51.39±18.31个/km2,以针阔混交林的洞口密度最大,其次是阔叶林和灌木林,最小的是针叶林,且洞口密度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F=16.96〈F0.01,3/30=4.51〈F0.01,3/36).根据保护区内穿山甲的密度值,估计广东全省穿山甲的资源量为14273.09±5863.79头.
推荐文章
广东肇庆地区再现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
红外相机
自然保护区
广东
穿山甲的贸易与保护
穿山甲
贸易
保护
中国穿山甲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中国穿山甲
资源现状
贸易特点
保护对策
用鳞片估计马来穿山甲个体数量
马来穿山甲
鳞片
数量估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省穿山甲种群数量调查与资源蕴藏量
来源期刊 兽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穿山甲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6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58.12
字数 4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050.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广智 53 1415 20.0 37.0
2 吴诗宝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160 7.0 9.0
6 唐玫 9 427 8.0 9.0
7 陈海 9 195 8.0 9.0
8 刘发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5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穿山甲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兽类学报
季刊
1000-1050
63-1014/Q
大16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56-1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