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宇宙中恒星的演化始于巨星的形成,后者的质量是太阳系的数百倍,寿命估计为数百万年.重元素合成于巨星的内部.它们控制了巨星爆炸过程中( 超新星)形成的气态云和盘状物的冷凝加速度.冷凝和旋转的加速导致后代恒星质量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长,直到形成像太阳这样的小星体,其质量为1.989×1030kg,寿命已有几十亿年.这些小恒星的形成是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水成冰氢星子不断聚集的结果.上一代巨星的原始星盘中的物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了冰氢星子的形成.这些星体形成于致密、高速旋转的原始恒星星盘中,周围环绕着巨行星和褐矮星.由于星体达到恒星状态,它们开始影响原恒星盘,结果导致星体相互分散,同时,最近的巨星发生表面去气作用.后者可以从巨星到恒星的质量衰减得到证实 .Upsilon Andromedae、55Cancri和HD168443等天体的巨行星记载了这样的事实.太阳系中的表面去气作用主要反映在近太阳巨星的流体外壳完全消失.由于流体外壳消失,铁-硅酸盐熔融核暴露地表,形成小的类地行星.木星也经历过表面去气作用,依据是木星具有很高的平均密度(1.3g/cm3),几乎是土星密度(0.7g/cm3)的两倍.因此,类地行星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原行星(其父巨星具有重的熔融核)和正常行星(在其父行星失去流体外壳之后形成).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从流体外壳分离出来的熔融体成为巨星的卫星.类地行星在失去流体外壳的同时也失去了它们的卫星(只有月球、火卫一和火卫二例外).原地球是地球的父行星,铁-硅酸盐熔融核和月球在离心力的影响下已从其流体外壳分离出来.
推荐文章
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及其同位素异常
同位素异常
太阳系外物质
陨石
太阳系行星和月球历表的发展
行星和月球历表
地球轨道根数
古气候
古地质
对一个太阳系起源说的研究
太阳系起源
月球起源
质点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系演化中的地球和月球起源
来源期刊 地学前缘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太阳系演化 地球起源 月球起源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起源及早期演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311|P184.1|P181
字数 4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2321.2002.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系演化
地球起源
月球起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学前缘
双月刊
1005-2321
11-3370/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