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的可行性及特点. [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切断左喉返神经1 cm,取同侧离体1.2 cm长胸锁乳突肌制成管形桥接,将神经两断端置入桥接内,显微缝合肌膜及神经鞘膜,外包裹静脉封闭.术后分别于1、3、6个月观察声带活动度、喉内肌肌电图及桥接与喉内肌的组织学改变. [结果] ①声带活动度:术后1月声带固定,术后3个月声带轻微活动,6个月声带内收良好,外展较差.②肌电图:喉内肌未记录到纤颤电位,环杓侧肌、环杓后肌及甲杓肌的波幅分别恢复到对侧的82%、60%及54%.③组织学:再生神经自近心端通过桥接长入远端同源神经;环杓侧肌无明显萎缩,环杓后肌轻度萎缩,横纹和纵纹结构保存且清晰;声带萎缩不明显.[结论] 联合桥接有助于喉返神经再生和喉功能恢复,是临床值得探索的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肌电图的观察
桥接
喉返神经
肌电图
神经再支配
耳鼻喉外科学
静脉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喉返神经/生理学
神经再生
自体静脉修复
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镍钛合金支架修复犬喉腔缺损
镍钛合金支架
脱细胞真皮基质
喉重建
喉狭窄
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损伤
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合桥接修复犬喉返神经缺损
来源期刊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声带麻痹 桥接 喉返神经 神经再支配 耳鼻喉外科学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7-4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7
字数 2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2.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柴丽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31 186 7.0 11.0
2 雷文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29 140 6.0 10.0
3 苏振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59 395 11.0 16.0
4 罗广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6 104 6.0 9.0
5 文卫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93 830 15.0 26.0
6 冼志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5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带麻痹
桥接
喉返神经
神经再支配
耳鼻喉外科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