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与临床病因相符的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出生4~7 d的Wistar新生大鼠40只,随机分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置于25℃恒温环境中.其余大鼠放入氧浓度为5%~6%的有机玻璃箱内,并将该箱放入(10±1)℃冰箱中.按置放时间分为:低温缺氧1 h组(B组);低温缺氧2 h 组(C组);低温缺氧4 h组(D组),将此3组新生大鼠分别于1,2,4 h后取出并迅速放入置于水浴箱中的有机玻璃箱内,维持箱温37 ℃,供氧使箱内氧浓度达 99.5%~100%,3组均持续2 h.断头法处死动物,肉眼观察肺出血情况,将结果分成5级:Ⅰ级正常肺;Ⅱ级肺水肿;Ⅲ级点状肺出血;Ⅳ级局灶性肺出血;Ⅴ级弥漫性肺出血.结果①4组大鼠处理前,复温前及复温后的肛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肺部大体改变A组为Ⅰ级,B组为Ⅰ~Ⅲ级,C组为Ⅰ~Ⅴ级,D组为Ⅲ~Ⅴ级,经RIDIT 分析,C组与A组,D组与A、B、C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或 0.01).③光镜与电镜下肺大体病理改变为Ⅲ~Ⅴ级者,于肺泡内均可见从少量到大量的红细胞,Ⅳ及Ⅴ级尚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受损或断裂,其改变与新生儿肺出血病理改变相符.结论采用出生7 d内新生大鼠,给予低温缺氧后再复温供氧,可成功制作与临床病因相似的新生大鼠肺出血模型,其中以低温缺氧4 h后复温供氧2 h组病变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