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了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就导致了土地退化的发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地资源的退化表现为:土壤肥力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伴随的经济发展的落后.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土地退化的治理,基本方法仍是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生物方法.但对土地退化的恢复与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研究,需要经过谨慎设计的长期实验.绿洲荒漠交错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是绿洲的保护屏障,而且在绿洲经济的发展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回顾,讨论了在不同地区进行的长期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有人为因素参与的退化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产生土地退化的原因,不仅仅是土地资源特点与自然环境这样一些自然因素,还包括一些社会与经济因素.因此退化土地的恢复与生态重建的成功,需要一种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综合的方法.
推荐文章
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
结构
质量
功能
生态恢复效益
山地-绿洲-荒漠
基于PSR模型的民勤县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生态系统评价
绿洲—荒漠交错带
PSR
健康状况
民勤县
极端干旱区绿洲生态用地规划
生态用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影响因素
极端干旱区
于田县
石羊河下游荒漠—绿洲交错带沙拐枣种群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
沙拐枣种群
数量动态
分布格局
民勤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态重建 土地退化 绿洲荒漠交错带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7
字数 6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佳宝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02 2611 31.0 45.0
2 唐立松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3 524 14.0 22.0
6 程心俊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107 3.0 3.0
7 杜恩昊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125 3.0 3.0
8 高新莲 1 7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71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271)
二级引证文献  (836)
193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5(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6(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07(4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08(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09(5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1(7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12(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3(5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4(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5(7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6(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7(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8(6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9(6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20(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重建
土地退化
绿洲荒漠交错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