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测量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实验系统, 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Cu-水纳米流体在层流与湍流状态下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 详细讨论了Reynolds数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显著增大了液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 而纳米流体的阻力系数并未增大. 例如, 在水中添加2.0%体积份额的Cu纳米粒子, 相同Reynolds数条件下, 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比水增大了约60%. 综合考虑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多种因素, 提出了计算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通过比较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 表明关联式正确地描述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过程, 可以用来计算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
推荐文章
纳米流体在芯片微通道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纳米流体
硅微通道
对流换热
强化换热
流动阻力
水-铜纳米流体强化小型毛细泵回路换热特性
纳米流体
热管
毛细泵回路
强化换热
三角形微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与换热特性
纳米粒子
稳定性
微通道
红外热像仪
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水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E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 实验关联式 摩擦阻力系数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1-3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
字数 48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75.2002.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强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130 1791 21.0 39.0
2 宣益民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186 2941 28.0 4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7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7(2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8(2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2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2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2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
实验关联式
摩擦阻力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月刊
1674-7259
11-5844/TH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3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