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辐射防护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核事故早期可防止剂量的计算方法,分析讨论了时间、空间、环境和不同防护行动之间相互作用等对防护行动实施效果有主要影响的因素;通过计算不采取任何防护行动时所受到的剂量与采取防护行动后的剂量之差得到可防止剂量,将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采用的通用干预水平进行比较,可得到应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区域,同时也可以为进一步的防护决策最优化提供剂量数据.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GNARD2.0)和秦山地区环境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QS-NUCASI.0)之中.
推荐文章
核事故后果评价中剂量与干预评估模式初探
核事故
后果评价
剂量与干预评估模式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核事故
后果评价系统
广东核电站
可防止血液回流的套管针的研制
套管针
血液回流
研制
核事故应急中的决策方法
核事故应急
多属性值函数
决策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事故早期可防止剂量的计算
来源期刊 辐射防护 学科
关键词 核事故 防护行动 可防止剂量 通用干预水平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187.2002.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仲齐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26 153 8.0 11.0
2 王醒宇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 146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事故
防护行动
可防止剂量
通用干预水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辐射防护
双月刊
1000-8187
14-1143/TL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9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