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检测HHV-6、7、8及CMV在大肠肿瘤中的感染,探讨其致病的协同作用.方法:取20例大肠肿瘤标本,其中10例良性病变(炎性息肉、乳头状瘤和绒毛状腺瘤),10例恶性病变(癌和腺瘤恶变).应用巢式PCR法,分别检测两组病变组织中HHV-6、7、8和MCV的DNA片段.结果:HHV-6检测结果表明恶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90%(9/10),良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60%(6/10),其产物为132 bp DNA片段;HHV-7检测结果示恶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40%(4/10),良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0(0/10),其产物为92bp DNA片段;HHV-8检测结果示恶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90%(9/10),良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20%(2/10),其产物为177bpDNA片段;检测CMV结果示恶性病变样本组阳性反应率为100%(10/10),良性病变样本组阳性反应率为100%(10/10),其产物为85bp DNA片段.结论:CMV在良、恶性大肠肿瘤病变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HHV-6、7、8在恶性病变组中感染率较良性组高,是需要警惕的致病因素.
推荐文章
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播散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例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播散性
免疫抑制
人类疱疹病毒7型肺炎一例
人类疱疹病毒7型
肺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巨细胞病毒抗体和DNA联合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
巨细胞病毒
肝炎
婴幼儿
抗体
DNA
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更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
更昔洛韦
缬更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
开环核苷类
市场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类疱疹病毒6、7、8型与巨细胞病毒对大肠肿瘤致病的协同作用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庖疹病毒 多聚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69
字数 23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2.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扬秋 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室 222 807 12.0 17.0
2 王宁霞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30 139 6.0 11.0
3 蒋光愉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52 280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肠肿瘤
庖疹病毒
多聚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