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本文对蘑菇属的双孢蘑菇、野蘑菇和姬松茸的8个菌株的菌丝体阶段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POD和EST同工酶谱不仅清楚地显示出这3个种的8个菌株同属于蘑菇属所具有的共同酶带;而且酶谱还清楚地显示出不同种不同菌株间的酶的差异.(2)双孢蘑菇4个菌株(除野生菌株96.4.3外)之间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来自西欧,无论是白色品系还是棕色品系,它们的POD和EST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是比较高的.(3)双孢蘑菇与野蘑菇的遗传距离近于它与姬松茸的距离.
推荐文章
睡莲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比较
植物学
睡莲
组织特异性
过氧化物酶(POD)
酯酶(EST)
五种鬼伞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
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
酯酶
鬼伞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抗虫棉品种
陆地棉
抗虫品种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数学模型
薏苡、川谷及其F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薏苡
川谷
F1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孢蘑菇、野蘑菇和姬松茸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蘑菇属 过氧化物酶 酯酶 同工酶 遗传相似性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10.2002.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志雷 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 27 179 8.0 12.0
2 李荣春 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105 1104 19.0 28.0
3 梁旭清 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 11 72 4.0 8.0
4 方晓翠 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1 2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蘑菇属
过氧化物酶
酯酶
同工酶
遗传相似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