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根据1999年5月(春季)的调查,统计了大亚湾海域海水微表层、次表层、表层和底层水中各种形态P的含量,计算了各种形态P分别占总磷(TP)和总溶解磷(TDP)的百分比,讨论了各种形态P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影响颗粒磷(PP)和溶解磷(TDP)分布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大多数站位微表层对各种形态P产生了富集,但是富集概率有所差别;大亚湾海域水中P,除微表层主要以PP形态存在外,其余水层均主要以TDP形态存在,TDP在所有水层中均以DOP为主要存在形态;各个水层中PP是影响TP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影响PP在微表层、次表层和表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D,在底层则为叶绿素a与COD的叠加;影响TDP在微表层和底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盐度,在次表层和表层则为CO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亚湾海域海水中各种形态磷的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大亚湾 微表层 总磷 颗粒态磷 溶解态磷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73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云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5 415 12.0 15.0
2 王肇鼎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31 1035 16.0 31.0
3 孙丽华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3 267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亚湾
微表层
总磷
颗粒态磷
溶解态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