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代语境中的德语情诗与以前各个时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当代社会摆脱了严格的道德约束,男女地位逐渐平等,女性意识逐渐加强,妇女解放逐渐成为共识,传统的两性社会角色逐渐消解,自由的性道德观也慢慢被一般人接受.在这样的语境中,传统上完整的、理想化的爱情观在情诗中消失殆尽,幻想式的爱情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破碎的、不完美的爱情.情诗失去和谐的氛围,社会和生存压力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进入情诗.女性主体意识在诗歌中表现无遗,抒情主体较少表达炽热的恋情,更多的是冷静的审视和无奈.诗人也不再回避肉体之爱,他们能够自由地看待身体和感官,能够表达肉体和精神的体验.情诗的内在结构及诗歌的语言也大为改观,诗的结构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的结构,诗的语言越来越接近日常用语.
推荐文章
探究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活陶艺创作
当代文化语境
生活陶艺
拓展
局限性
网络课程教学在德语课程中的建设
网络课程
德语课程
德语教学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后现代艺术
消费社会
后现代艺术
技术复制
精神分裂
时尚
综合语境下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创新表现形式研究
当代陶瓷绘画
综合语境
表现形式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德语情诗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当代语境 女性意识 生存压力 肉体之爱 日常生活化的诗歌语言和结构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品诗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9
页数 8页 分类号 I516
字数 10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529.2002.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莹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8 51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当代语境
女性意识
生存压力
肉体之爱
日常生活化的诗歌语言和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3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