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土流失是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叠加的结果,它既可成为祸害的源头,也可构成水土资源转移的方式.就其危害的方面来说,显然应予控制,但从其资源的性质来看,又应加以利用.尤其不可在消除一种生态损害时又在制造另一种新的生态损害.这就决定了对水土流失应实施适度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适度治理中"适度"的基本标准是冲淤平衡,即着重考虑河道、河口三角洲及海岸线的稳定,且兼顾全流域的利益,将水土流失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并采用"补偿"的办法减轻流失区因此继续承受的损失.具体操作中宜实施总量控制,以达到"适度"时的泥沙量作为基本控制量;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分配各流失区允许的泥沙流失量,以便各流失区进行符合自己实际的治理.以此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全流域的利益最大化.
推荐文章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探讨
水土流失
治理方略
水土保持
长江流域
从遥感地质环境角度研究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成因
长江流域
地质环境
水土流失状况
治理建议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生态化治理模式探讨
长江流域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历史发展过程探讨
水土流失
发展过程
长江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资源转移的角度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适度治理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资源 适度治理 总量控制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7.1|S157.2
字数 5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2.05.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补拙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84 8478 54.0 85.0
2 张洪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83 1376 18.0 35.0
3 张燕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53 1427 19.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土流失
水土资源
适度治理
总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