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了解成都地区城乡正常人群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成都地区≥20岁健康人群共抽取1 460人,城市662人,农村798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2~4正位,左股骨近段(Neck, Ward's, Troch)BMD值,按城乡、男女分别每10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骨量峰值(PBM)均出现在20~39岁,男性L2-4PBM为(1.120±0.114)g/cm2,女性为(1.113±0.113)g/cm2.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城乡男女BMD逐渐下降,女性各部位BMD值下降明显高于男性(P<0.01),其中女性50岁和60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阶段,骨量累积丢失率L2-4农村男性17.9%、女性35.3%均明显高于城市男性12.5%,女性25.0%,而且股骨上端骨量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腰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成都地区城乡男女骨峰值形成年龄段在20~39岁,城市、农村不同性别年龄的BMD值4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女性BMD明显低于男性,骨量累积丢失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各部位累积丢失率Ward's>Neck>Troch>L2-4.提示为提高骨峰值,青春期合理的营养和加强运动是重要的,50岁以后进入中老年期,适当补充钙剂、营养和妇女绝经后雌激素补充疗法,可以减少骨量丢失,减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