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级ZrO2,并采用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ZrO2对Cr(Ⅵ)的吸附.在pH 4.0,吸附比为1∶2 900时,平均吸附率为85.48%,最大吸附量为301.4 μg Cr(Ⅵ)/g.采用2 mol/L NaOH可完全洗脱纳米ZrO2所吸附的Cr(Ⅵ).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处理,水中残留Cr(Ⅵ)的浓度远小于Cr(Ⅵ)的排放标准.考察了回收纳米ZrO2对Cr(Ⅵ)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纳米级ZrO2可循环使用.
推荐文章
纳米级二氧化锆的表征和应用
纳米级二氧化锆
表征
应用
纳米二氧化锆在复合镀中的应用
纳米二氧化锆
复合镀
电沉积
凝胶-溶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锆
纳米二氧化锆
凝胶-溶胶法
制备
固相研磨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锆及其机理初探
固相研磨
纳米二氧化锆
氢氧化锆
氧氯化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级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在六价铬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ZrO2 合成 表征 六价铬 吸附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2|O612.4|O614.61+1
字数 15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144.2002.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汝秀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72 1260 18.0 33.0
2 潘祖亭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60 1123 19.0 30.0
3 喻德忠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 9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5)
二级引证文献  (15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ZrO2
合成
表征
六价铬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144
42-1338/O
16开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8-20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