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与饵木诱集观察法,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湖北西部地区的生活习性、生活史、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该地区1年1代,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中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幼虫于6月中旬开始取食,10月进入越冬.发育期温度升高可缩短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多雨潮湿可抑制成虫活动和幼虫感病.在树干的中段虫口密集.成虫喜食长势良好的树木枝皮,喜欢在新伐倒木和生长衰弱的立木上产卵.采用饵木和诱捕器诱集效果良好.为该虫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板栗绿天牛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研究
秦岭南坡
板栗
绿天牛
生物学特性
为害规律
桂林市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松褐天牛
生物学特性
云南松林松墨天牛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松墨天牛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探讨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策略
松褐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西南地区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诱集 鄂西南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301
字数 34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423.2002.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柏泉 湖北民族学院资源与生态科学系 55 259 8.0 13.0
2 徐明飞 湖北民族学院资源与生态科学系 2 3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褐天牛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诱集
鄂西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2096-7594
42-1908/N
大16开
湖北省恩施市三孔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88
总下载数(次)
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