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是从1987-2000年14年间对黑龙江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系在进入区试或生试阶段统一进行抗灰斑病鉴定.对供试的638份大豆品系鉴定结果表明,高抗品系55份,抗病品系80份,中抗品系210份,感病和高感品系303份.对鉴定结果进一步分析看出,1994年以前的大豆新品系抗病性明显好于1994年以后的,1994年以前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的百分率分别为22.7%、11.2%、29%、37%;1994年以后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为0.2%、11.5%、38.7%、49.6%,其中高抗材料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中抗和感病材料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推荐文章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双抗大豆灰斑病、疫霉病鉴定
灰斑病
大豆疫霉根腐病
双抗
鉴定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情况分析
黑龙江省
大豆新品系
灰斑病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大豆灰斑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结果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新品系 灰斑病 鉴定结果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5.103.7
字数 2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2.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淑梅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 26 271 9.0 16.0
2 丁俊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 47 435 12.0 18.0
3 郑天琪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 23 210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新品系
灰斑病
鉴定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