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一类除油速率快、效果好的新型油田污水处理剂.为了推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我国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合成了4种简单分子结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并探讨了其除油机理.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通过与污水中的Fe2+反应生成絮体,在搅拌过程中依靠絮体卷扫污水中的分散油滴而达到除油的目的.污水中金属亚铁离子的含量越多,生成的絮体越多,除油效果越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效果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二硫代甲酸根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能与污水中的Fe2+生成卷扫能力较强的网状絮体,因而除油效果好.
推荐文章
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葡萄糖的合成
二硫化碳
二硫代氨基甲酸基团
改性葡萄糖
缓蚀剂
合成
微波作用下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脱除重质原油中的镍钒
微波
重质原油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二苯基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二苯基锗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合成
生物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机理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絮体 卷扫作用 油田污水 除油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991|TE357
字数 3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719.2002.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福麟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51 1056 19.0 30.0
2 张贵才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8 1052 18.0 32.0
3 葛际江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5 792 16.0 27.0
4 宋昭峥 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22 420 10.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絮体
卷扫作用
油田污水
除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双月刊
1001-8719
11-2129/TE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18号
82-3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63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