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大麦与谷类科学       
摘要:
驻大麦三号不同播量各处理茎蘖生长发育规律基本一致,有两个分蘖高峰.随播量的增加,成穗数增加,而穗粒重和千粒重随之降低,密度对产量三因素的影响是:成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驻大麦三号在适期播种情况下,1 500万~1 800万苗/hm2为最佳播量,产量可达6 000~6 750kg/hm2,其群体动态指标为,冬前群体1 200万~1 400万苗/hm2,最高群体1 400万~1 500万苗/hm2,成穗数650万~750万苗/hm2,千粒重42~44g,单穗粒数25~27粒,单株成穗3.5~4个,单穗粒重1.8g左右;其合理叶面积系数为冬前0.7~0.9,返青期1.3~1.7,拔节期3~3.5,孕穗期5~5.5,扬花期3~3.5.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驻大麦三号不同播量茎蘖动态及合理密度研究
来源期刊 大麦与谷类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驻大麦三号 播量 成穗数 群体动态 产量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486.200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德昌 11 13 3.0 3.0
2 王树杰 27 46 3.0 5.0
3 赵金枝 12 30 3.0 5.0
4 蔡春荣 15 122 3.0 11.0
5 朱统泉 26 238 6.0 15.0
6 赵立尚 31 245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驻大麦三号
播量
成穗数
群体动态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麦与谷类科学
双月刊
1673-6486
32-1769/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