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及力学性能表征等方法,研究了组分特性对PP/POE/BaSO4三相复合体系形态的影响以及形态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弹性体(POE)经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后,无机粒子与弹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填料粒子倾向于进入橡胶相,即形成橡胶包覆无机粒子的结构;而当POE未经接枝改性时,橡胶相与无机粒子倾向于形成相互分离的相结构.力学性质的研究表明,两种形态的三相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杨氏模量均比纯PP、PP/POE和PP/BaSO4两相复合体系有显著的提高,即同时实现了增强和增韧.
推荐文章
PP/POE/BaSO4三元复合体系界面相互作用与拉伸断裂形态研究
聚丙烯
三元复合体系
界面相互作用
断裂形态
2LiBH4/LiAlH4/0.5CaC2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
硼氢化锂
碳化钙
复合体系
储氢性能
华北油田BaSO4阻垢剂防垢效果评价
华北油田
BaSO4
阻垢剂
阻垢效果
茶粉粒径对茶塑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茶粉粒径
茶粉/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复合体系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P/POE/BaSO4三相复合体系的形态控制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 三相复合材料 界面相互作用 形态控制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7,1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1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555.2002.02.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汉民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 1741 24.0 36.0
2 王珂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50 2.0 4.0
3 徐布衣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4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204)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7(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9(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
三相复合材料
界面相互作用
形态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月刊
1000-7555
51-1293/O6
大16开
成都市四川大学(西区)高分子研究所
62-6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6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