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对铜酞菁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辐照时间、尿素和氯化亚铜的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铜酞菁产率的影响.发现在高功率微波辐照条件下,采用间歇辐照方式,以苯酐质量3%的钼酸铵为催化剂,mol苯酐∶mol尿素∶mol氯化亚铜=1∶5∶0.20~0.23,累计辐照630s,产率最高.若以氧化钼为催化剂,产率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步趋向平稳,但催化效果不如钼酸铵.在相同原料配比条件下,微波法的产率比用常规的加热方法(200℃)高、反应时间短.两种方法所得产物的晶型经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均是β型为主,经浓硫酸精制转变为α型.
推荐文章
酞菁铜磺酰氯接枝聚苯胺的合成与表征
光电导功能高分子
酞菁铜氯磺化
聚苯胺
接枝聚合
酞菁钯及其对称取代四硝基衍生物的合成
酞菁
硝基
合成
红外光谱
可溶性近红外吸收剂氨基酞菁的合成及应用
氨基酞菁
溶解性
吸收
近红外吸收涂层
酞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酞菁的微波辐照法合成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微波辐照 铜酞菁 合成 苯酐 尿素 氯化亚铜 催化 钼酸铵 氧化钼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4.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511.2002.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秀林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90 994 17.0 26.0
2 路建美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86 786 15.0 23.0
3 何晓梅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1 17 1.0 1.0
4 陆剑波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1 1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辐照
铜酞菁
合成
苯酐
尿素
氯化亚铜
催化
钼酸铵
氧化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0
相关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jsnsf.gov.cn/News.aspx?a=37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