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病人倾斜试验中的反应模式及自主神经变化.方法:分析6例心脏抑制型晕厥(cardioinhibitory vasovagal syncope,CI)病人(平均年龄27岁±11岁)和8名健康者(平均年龄26岁±5岁)倾斜试验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及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变化.结果:CI组病人倾斜后心率达高峰后急剧下降,随之发生晕厥.CI组心率下降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CI组晕厥前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和低频段功率的标化值(LFnorm)增加,晕厥时两者均显著下降,而高频段功率的标化值(HFnorm)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功率谱变化幅度远小于CI组.结论:自主神经失调引起的心率急剧改变是心脏抑制型病人发生晕厥的特点.
推荐文章
血管迷走性晕厥与自主神经调节的相关性
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率震荡
自主神经
直立倾斜试验检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特点分析
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活动
直立倾斜试验
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直立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反应模式及意义
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血流动力学反应模式
儿童
血管迷走性晕厥者无症状期间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研究
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倾斜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迷走性晕厥病人倾斜试验中的反应模式及自主神经变化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脏抑制型 倾斜试验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4.2
字数 2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870.2002.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61 379 11.0 17.0
2 吕文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6 13 3.0 3.0
3 邓次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4 18 2.0 4.0
4 杨哓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脏抑制型
倾斜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