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理能量来自于人的潜意识,在人格的本我中.从有生命开始直到生命结束,心理能量在释放时像天平一样总要不断地寻找获得平衡满足的释放渠道.笔者认为:让生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存在的人类所独有的心理能量同时从三种渠道释放:第一,以生物和人类水平为驱力的性的生死本能;第二,人类水平的生本能或自保本能或爱本能,主要受人的精神需要驱动,呈阶梯式,前一层需要满足了,才产生更高层的需要;第三,人类和生物水平共有的死本能的正付投射.心理能量就像一个数轴的原点或称原始能量发送站,心理能量向右侧流动,人的生命现象就越自然和谐,人格的健康水平也越高.向左侧流可以出现三种情况:①向死本能的付性投射释放,终点是生命的毁灭;②向死本能的正性投射释放将促进右侧的发展方向更和谐,形成良性循环,是比较完美的人生;③不同程度地同时向正性、负性投射释放,生命将以压抑、障碍的状态存在着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甚至可能是所有人类心理能量分配与转移的方式和人类生命存在的状态.
推荐文章
渐薄工艺对反曲弓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
传统弓
反曲弓
玻璃钢片
渐薄
无线能量传输中继选择与发送功率分配方案
中继选择
全双工
能量传输
功率分配
中断概率
隆玉2号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研究
玉米
隆玉2号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
干物质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能量的分配与转移——人类生死薄
来源期刊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死薄 心理能量 生本能 死本能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讲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死薄
心理能量
生本能
死本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季刊
1528-2996
河北唐山市18号邮政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