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T)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ICD)的发生情况,探讨AICD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技术负性分离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9例正常人PBL-T,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佛波醇(PMA)及离子霉素(iono-mycin)体外诱导细胞活化;采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诱导组PBL-T凋亡率为(16.73±0.99)%,明显高于未诱导组(9.74±1.14)%,P<0.01.无论是否诱导,患者PBL-T的凋亡率均高于健康人.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与T细胞凋亡率成负相关(P<0.01),而各组IL-10的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T存在AICD现象,并且可能是造成HBV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T淋巴细胞 脱噬作用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1
字数 29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0-6680.2002.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淑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 27 155 6.0 11.0
2 王贵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 133 768 16.0 23.0
3 王晓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 40 186 5.0 13.0
4 李明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 18 71 5.0 8.0
5 侯春生 8 32 4.0 5.0
6 岳蓓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 7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乙型,慢性
T淋巴细胞
脱噬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