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Pitzer模型,对柴达木盆地盐湖、地表河水以及地表河水同深部来源的CaCl2水体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进一步演化的结晶路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硫酸镁亚型盐湖的结晶路线可分为四类,氯化物型盐湖的结晶路线可分为两类,他们的形成不可能是地表河水蒸发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表河水同深部来源CaCl2水体以不同比例混合掺杂后水体水化学类型及析盐途径各不相同,它们同盆地内不同盐湖的水化学类型及其析盐途径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柴达木盆地盐湖的形成同盆地内存在的两种水体--地表河水和深部来源CaCl2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盐湖物质来源识别
水化学
物质来源
因子分析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盐湖水化学特征的对应分析
柴达木
盐湖
对应分析
水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记录揭示的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 中—晚侏罗世古环境与古气候
柴达木盆地
中—晚侏罗世
干热化事件
地球化学
古气候
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
化学地球动力学
深成岩浆活动
二叠纪-三叠纪
柴达木盆地东部
秦-祁-昆接合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达木盆地盐湖形成演化与水体来源关系的地球化学初步模拟:Pitzer模型的应用
来源期刊 地球化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Pitzer模型 盐湖 地表河水 深部来源CaCl2水体 地球化学模拟 柴达木盆地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92
字数 5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9-1726.2002.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升松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16 205 7.0 14.0
2 蔡克勤 45 354 11.0 17.0
3 刘兴起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9 1417 19.0 3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itzer模型
盐湖
地表河水
深部来源CaCl2水体
地球化学模拟
柴达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化学
双月刊
0379-1726
44-1398/P
大16开
广州五山1131信箱
2-81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39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