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曲率分析是裂缝分布预测中的传统方法,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被逐步改进.研究中使用的地质曲率就是一种新的地质层面曲率算法,该方法兼具数学上的严密性和地质上的实际意义.文中研究的地质对象是侏罗系某组的3个横向分布稳定的砂层.该地区以前的研究是运用整个组的顶面构造图来研究裂缝的分布规律,对构造与裂缝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仅停留在简单的和定性的认识上.为了搞清构造对裂缝分布的控制作用,作者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各砂层顶面的构造图,用改进的地质曲率算法计算各砂层的顶面地质曲率,并运用地质曲率值作为裂缝预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各砂层的地质曲率分布规律和数值高低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层之间的曲率数值总体差异与各层之间的产能总体差异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各砂层在各井点处的自然产能高低与曲率值高低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关系.同时,曲率分析证实了研究区内构造复合关系的存在.研究发现,构造的叠合部位往往是裂缝的发育区.这些结论的得出对裂缝的钻前预测是十分有意义的.
推荐文章
应用曲率属性预测裂缝发育带及其产状
曲率属性
裂缝发育带
储层预测
裂缝产状
几何属性
信息融合技术在裂缝密度综合预测中的应用
信息科学
地震勘探
储集层
裂缝(岩石)
密度
应用
预测储层裂缝的两种曲率方法应用比较
高斯曲率法
主曲率法
储层裂缝
泌阳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砂层地质曲率分析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自然产能 地质曲率 裂缝 构造 裂缝分布预测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0-4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3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2.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红伟 西北大学地质系 4 11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产能
地质曲率
裂缝
构造
裂缝分布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