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该术式,以降低眼压,解除症状,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术后各眼视力基本保持不变;眼压控制在6.46~20.55mmHg(1kPa=7.5mmHg)者12眼(54.5%);20.55~28.01mmHg者5眼(22.7%)配合眼球按摩后眼压下降;眼压>28.01mmHg者4眼(18.2%);<6.46mmHg者1例,术后1a眼球萎缩.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或减轻者19眼(86.3%),不能缓解者3眼(13.6%),于术后2~6个月行眼球摘除术.虹膜表面及瞳孔缘新生血管均减少,13眼(59%)术后0.5a冷冻区域新生血管消失.结论对于较晚期视功能差,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有效控制眼压,缓解症状,减少眼球摘除机会.
推荐文章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小梁切除术
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冷凝
睫状体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及小梁切除联合5-FU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手术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5-FU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术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6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5.3
字数 2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2.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利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眼科 7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