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穿黄河段地处黄河游荡性河段,河势演变复杂,为使穿黄工程技术上安全可靠,对穿黄河段河床演变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认为穿黄工程所在河段的河床演变,主要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及本河段河床边界条件的影响.在上游水库及河势控导工程修建后,该段河床演变特点主要表现为主流摆幅减小,流路逐渐规顺,在孤柏嘴一带,河势较稳定,主流变幅已减至600 m左右,是穿黄工程良好的比选河段.同时还研究了大洪水时主槽宽度和过流情况,在此基础上,认为穿黄河段河宽缩窄到2.8~3.2 km范围内是完全可行的.
推荐文章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河势与防洪初步研究
穿黄工程
河床演变
防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对河势与防洪影响的试验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
穿黄工程
河势
防洪
实体模型试验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隧洞设计研究
设计研究
穿黄隧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中线穿黄隧洞工程洪水期对河段流态的影响计算分析
南水北调
中线穿黄
隧洞工程方案
流态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穿黄工程 河床演变 河势
年,卷(期) 2002,(z1) 所属期刊栏目 河流泥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147
字数 4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02.z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炜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15 122 5.0 11.0
2 李会云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8 7 2.0 2.0
3 师哲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12 115 6.0 10.0
4 莫伟莉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水北调
穿黄工程
河床演变
河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