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成年雄性家兔弓状核神经电活动测定的动物模型,探讨其在雄性生殖调控中的意义.方法:参照Sawyer图谱,对家兔弓状核准确定位后导入玻璃微电极,L-FDQ-1型神经信号放大器和VC-10型电生理仪对电脉冲信号进行处理、记录,分析弓状核的神经电活动.通过微电极注射0.5mol/L醋酸钠溶液(含1%傍胺天蓝)后,在组织切片上证实电极位置在弓状核.结果:成功定位雄性家兔弓状核,准确将玻璃微电极导入弓状核核团区域,平面定位是冠状0平面中(前囟处),深度距皮层下15mm.记录核团放电,其脉冲的频率为每30s(12.60±4.92)次.结论:下丘脑弓状核是雄性性腺发育的控制中枢,对第二性征发育起直接的调控作用.雄性家兔下丘脑弓状核的定位和记录核团放电,对研究男性性发育机制及其性早熟病理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雄性家兔性成熟前后下丘脑弓状核核团电生理研究
性发育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弓状核
雄兔
壬基酚对雄性大鼠弓状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壬基酚
弓状核
单位放电
雄性大鼠
针刺对雄性家兔性成熟过程中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影响
针刺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垂体系统
弓状核
睾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年雄性家兔弓状核神经的定位及其电活动测定的实验观察
来源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状核 神经电生理 家兔 雄性 动物实验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2.81
字数 2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368.2002.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49 272 9.0 13.0
2 崔毓桂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167 1067 16.0 22.0
3 马骋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 55 665 15.0 23.0
4 冯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17 103 6.0 9.0
5 赵玫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 14 300 7.0 14.0
6 仲远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25 135 6.0 10.0
7 张朝晖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11 56 4.0 7.0
8 田青乐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13 5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状核
神经电生理
家兔
雄性
动物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7-4368
32-1442/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28-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48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