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生代地层广泛分布于南黄海盆地及邻区,包括胶莱盆地、苏北盆地、群山盆地、黑山盆地、庆尚盆地等.陆上和海域的三叠纪地层主要由灰岩组成.侏罗纪地层目前只发现于陆上,主要由陆相碎屑岩组成,但从南黄海盆地某些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出,海域侏罗纪地层很可能存在.白垩纪地层在上述中生代盆地中分布最广,在许多钻井中,白垩纪地层的厚度在1 000 m以上,甚至2 000 m.其中,陆地上早白垩纪地层主要由暗色陆相碎屑岩组成,例如胶莱盆地的莱阳组、苏北盆地的葛村组,庆尚盆地的新洞群;而海域的早白垩纪地层通常由红色碎屑岩组成,例如,南黄海盆地东侧的Kachi-1和 Inga-1井钻遇早白垩纪地层,其中Kachi-1井的早白垩纪地层为红褐色碎屑岩夹火山岩,而Inga-1井的早白垩纪地层为玄武岩.中白垩纪地层属氧化环境,岩石通常为红色或棕色.例如,胶莱盆地的王氏组、苏北盆地的浦口组和赤山组、庆尚盆地的河阳群.在南黄海盆地中,ZC7-2-1、Kachi-1 和另外5口井均钻遇这套以红色为主的地层.苏北盆地和南黄海盆地的晚白垩纪地层称为泰州组,主要由暗色泥岩组成,而庆尚盆地的晚白垩纪地层称为榆川群,主要由火山岩组成.地层对比显示,南黄海盆地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具有东部沉积厚、西部沉积薄,东部沉积环境以氧化为主、岩石发红,西部以还原环境为主、岩石发暗,东部以火山岩为主、西部以碎屑岩为主的特征.
推荐文章
南海盆地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分布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海相地层
勘探潜力
中生代
南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
南黄海盆地
中—古生代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地层
构造运动
盖层特征
岩浆活动
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崂山隆起
北黄海盆地生烃条件研究
北黄海盆地
烃源岩
生烃凹陷
生烃条件
油气生成
有利区
渤海湾中生代地层剥蚀量及盆地演化
磷灰石
裂变径迹长度分布
数值模拟
剥蚀量
渤海湾盆地
叠合单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黄海盆地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对比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层分布 地层对比 中生代 南黄海盆地及邻区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与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91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34.5
字数 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建明 66 627 14.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层分布
地层对比
中生代
南黄海盆地及邻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双月刊
0256-1492
37-1117/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24-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