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生代地层广泛分布于南黄海盆地及邻区,包括胶莱盆地、苏北盆地、群山盆地、黑山盆地、庆尚盆地等.陆上和海域的三叠纪地层主要由灰岩组成.侏罗纪地层目前只发现于陆上,主要由陆相碎屑岩组成,但从南黄海盆地某些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出,海域侏罗纪地层很可能存在.白垩纪地层在上述中生代盆地中分布最广,在许多钻井中,白垩纪地层的厚度在1 000 m以上,甚至2 000 m.其中,陆地上早白垩纪地层主要由暗色陆相碎屑岩组成,例如胶莱盆地的莱阳组、苏北盆地的葛村组,庆尚盆地的新洞群;而海域的早白垩纪地层通常由红色碎屑岩组成,例如,南黄海盆地东侧的Kachi-1和 Inga-1井钻遇早白垩纪地层,其中Kachi-1井的早白垩纪地层为红褐色碎屑岩夹火山岩,而Inga-1井的早白垩纪地层为玄武岩.中白垩纪地层属氧化环境,岩石通常为红色或棕色.例如,胶莱盆地的王氏组、苏北盆地的浦口组和赤山组、庆尚盆地的河阳群.在南黄海盆地中,ZC7-2-1、Kachi-1 和另外5口井均钻遇这套以红色为主的地层.苏北盆地和南黄海盆地的晚白垩纪地层称为泰州组,主要由暗色泥岩组成,而庆尚盆地的晚白垩纪地层称为榆川群,主要由火山岩组成.地层对比显示,南黄海盆地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具有东部沉积厚、西部沉积薄,东部沉积环境以氧化为主、岩石发红,西部以还原环境为主、岩石发暗,东部以火山岩为主、西部以碎屑岩为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