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掌握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规律、特征和流行因素,制订防治对策. [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开展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结果]我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病率有所下降,无明显周期性.每年有冬夏两季流行高峰,80年代以冬季高峰为主,近10年夏季峰值明显增加,冬季峰相应减弱.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临床病人检测血清符合率为96.70%,出血热病人抗体持续时间长达20年之久.疫区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65%~3.79%.宿主动物监测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携带HV高于其他动物,分别为4.30%和2.60 %.分子生物学分型黑线姬鼠等自然携带Ⅰ型(HTN)病毒,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SEO)病毒,也带有Ⅰ型病毒.出血热病人血清分型Ⅰ型占60%,Ⅱ型占23%.在重点发病地区开展灭鼠等措施,能降低鼠密度,控制出血热发病. [结论]本市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近年来流行特征出现变化,黑线姬鼠、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免疫水平低下,应加强重点地区夏季流行灭鼠为主综合防治.
推荐文章
1984-2000年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监测
宿主动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治体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特征
治疗
某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肾综合征出血热
疫苗接种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市1984~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监测 流行因素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
字数 3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231.2002.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宝柯 63 658 16.0 22.0
2 李燕婷 92 1054 20.0 28.0
3 沈荣明 13 73 5.0 8.0
4 沈微娟 12 57 4.0 7.0
5 周欣 12 81 5.0 8.0
6 陆家鼎 1 2 1.0 1.0
7 曹永林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监测
流行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预防医学
月刊
1004-9231
31-1635/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
4-703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8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