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实验通过自建兔胃动力紊乱模型,以体表胃电活动(Electrograstro Activity,EGA)为客观指标,观察足三里穴穴位注射(以下称穴注)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和穴位注射效应的作用途径及其对药物药理反应的可信性.结果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明显;②穴注后产生的效应及作用大小与所选药物种类相关;③调节作用途径与神经-经络密切相关;④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结论穴位注射的效果是肯定的、客观的,穴注具有生物放大功能,作用途径与经络和神经系统有关.
推荐文章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症51例
肿瘤/并发症
胃肠功能紊乱/穴位疗法
穴,足三里
维生素/治疗应用
和胃胶囊促胃动力作用的临床研究
和胃胶囊
胃电图
胃动素
胃泌素
一氧化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穴位注射对兔胃动力紊乱调节及作用途径的实验观察
来源期刊 医学文选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动力紊乱 穴位注射 足三里 胃电活动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4-7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3.2
字数 3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75.2002.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彩娇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96 647 13.0 21.0
2 翁泰来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17 127 7.0 11.0
3 谢感共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42 576 13.0 23.0
4 罗鸿宇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3 20 3.0 3.0
5 陆美芬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14 150 7.0 12.0
6 卢献群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26 276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动力紊乱
穴位注射
足三里
胃电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创医学
双月刊
1673-6575
45-134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48-72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6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