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而晶形完整和晶粒较大者含金量相对较低.辉锑矿和雄黄以细粒浸染状分布者含金量高,而以块状产出者金含量低甚至不含金.褐铁矿为表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含有显微-超显微单质金.对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三个成矿期,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三个成矿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热液成矿期含矿流体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迅速变化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
推荐文章
川西北马脑壳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地质学
微细浸染型
矿床成因
成矿时代
马脑壳金矿床
川西北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相分离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流体相分离作用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
川西北
四川九寨沟马脑壳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马脑壳金矿
川西马脑壳金矿周边地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马脑壳金矿
成矿规律
成矿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马脑壳 金矿床 载金矿物 成因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2-4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51
字数 3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02.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苹 9 94 5.0 9.0
2 付绍洪 22 325 10.0 17.0
6 顾雪祥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21 503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脑壳
金矿床
载金矿物
成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