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以"颈锁等腰三角"为新标志的右静脉角穿刺的应用解剖.方法将74具成年尸体分为解剖观测组(20具)和尸体试穿组(54具).以锁骨内侧端最高点(P点,锁骨胸上结节)为标志,向上作垂线(N线),向外侧作水平线 ( T线 ),沿锁骨向外上作斜线( C线 ),通过局部解剖确定颈根部大血管与它们投影关系,进行了右静脉角部试穿,并测量其各项参数.结果有95.95%的人,双侧锁骨内侧端存在明显的标志性突起即P点.(2)大多数人的右静脉角位于锁骨内侧端的稍上方.从右侧"颈锁等腰三角"底边的中、外1/3交点,向锁骨胸上结节穿刺右静脉角部,是经颈根部大静脉置管的理想选择.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解剖学上,存在着临床上作为穿刺标志的胸锁乳突肌三角.结论以右侧锁骨内侧端最高点(P点)确立的"颈锁等腰三角",是右静脉角部穿刺的可靠标志.
推荐文章
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解剖依据和临床验证
锁骨下静脉
置管术
解剖学
临床应用
透视引导儿童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儿童
X线造影
右锁骨下静脉
血管穿刺
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新生儿
锁骨下静脉
穿刺置管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锁骨内侧端最高点为标志行右静脉角部穿刺的应用解剖
来源期刊 四川解剖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锁骨内侧端最高点 颈锁等腰三角 右静脉角部 应用解剖 穿刺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2.1+23
字数 3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457.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国刚 泸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1 53 4.0 5.0
2 屈强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31 62 4.0 7.0
3 聂红艺 泸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7 14 2.0 2.0
4 刘玉林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19 5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锁骨内侧端最高点
颈锁等腰三角
右静脉角部
应用解剖
穿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解剖学杂志
季刊
1005-1457
51-1429/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7号一教学楼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