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尿激酶和中药制剂静滴,配合中药口服及外敷,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在治疗的86例中,临床治愈24例(27.91%),显效45例(52.32%),进步10例(11.63%),无效7例(8.14%),总有效率91.86%.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Doppler超声变化显著;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增加(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防止血栓复发.
推荐文章
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产科
中西医
预防
护理
42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
护理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
介入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
辨证分型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9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明 118 599 12.0 16.0
2 刘政 48 191 9.0 11.0
3 陈柏楠 63 366 11.0 16.0
4 周涛 31 241 9.0 13.0
5 秦红松 38 207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6948
12-12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三纬路122号
6-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