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晚前寒武纪地层是华北早前寒武纪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主要发育和分布于华北晚前寒武纪的一些裂谷系-裂陷槽中,但各地沉积开始时间早晚不一,后期遭受剥蚀程度不一.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属性上认识不统一,在一些地区认识分歧很大.笔者在岩石地层单位、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群、组)统一对比,明确了可作为华北晚前寒武纪沉积序列的代表性岩石地层单位及岩石组合特征;并介绍晚前寒武纪叠层石组合、微古植物特征性分子和已发现的宏观藻类和后生动物,论述了层型所在地区年代地层划分及层型以外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属性的确定依据.
推荐文章
河南汝州寒武纪地层的多重划分
寒武系
层序地层
地球化学分层
多重划分
汝州
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多重划分对比
新元古代
地层划分对比
胶辽鲁西徐淮地区
辽南、苏皖北部、鲁西鲁东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
划分对比
晚前寒武系
辽南
苏皖北部
鲁西
鲁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裂谷系一裂陷槽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4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1
字数 94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2.02.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45)
二级引证文献  (387)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3(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4(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7(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5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晚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裂谷系一裂陷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