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单晚杂交稻汕优63采取宽行窄株法栽培田间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肥、病虫防治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宽行窄株法栽培均比常规栽插规格实收产量高,且达到5%差异显著水平,部分处理达1%显著水平.其中以33.3 cm×10.0cm规格的处理为最高,其经济性状表现也最佳.因此笔者提出适当的宽行窄株法栽培是综合充分利用光能和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进而达到水稻高产的重要途径.
推荐文章
杂交稻国稻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国稻6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杂交稻五优613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五优613
高产示范
栽培技术
杂交稻“三两”栽培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杂交水稻
“三两”栽培
高产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晚杂交稻宽行窄株法高产栽培途径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单晚杂交稻 合理密植 栽插规格 产量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90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1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2.06.03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78)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晚杂交稻
合理密植
栽插规格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