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南箕山地区中元古界五佛山群是太古界、下元古界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盖层,由于基底构造的差异性,造成五佛山群马鞍山组、峡组在海侵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但总的看来,箕山地区中部为基底隆起区,东部为沉陷区,西部为一向西倾斜的缓坡区.在五佛山群马鞍山组沉积的早期,区内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在马鞍山组沉积的中、晚期,东、西部均处于滨浅海环境,为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中部隆起区呈多岛状,出现潮坪沉积环境,为潮坪相碎屑岩沉积.在五佛山群峡组沉积期,古地理分异格局消失,箕山地区全部转化为潮坪环境.
推荐文章
豫西渑池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分析
中元古代
豫西地区
兵马沟组
沉积环境
粒度分析
冀北坳陷龙潭沟中元古界下马岭组沥青砂岩烃类包裹体特征
冀北坳陷
下马岭组沥青砂岩
烃类包裹体显微岩相学
成藏期次
油气类型
赣西北地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沉积学特征
赣西北
双桥山群
鲍马序列
浊积岩相
滑塌构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南箕山地区中元古界五佛山群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箕山地区 中元古界五佛山群 沉积环境 岩相古地理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31
字数 4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2.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景勋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 15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93)
二级引证文献  (99)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箕山地区
中元古界五佛山群
沉积环境
岩相古地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