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度败血症时细胞因子能从多水平影响凝血和抗凝系统,从而影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发展.体内败血症试验时血液中首先出现的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在其诱导下可出现其它前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6,IL-10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细胞因子可调节组织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组织因子途径的凝血激活.在抗凝机制中,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系统可受细胞因子调节而被抑制,从而影响抗凝功能.根据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可以预测:特异地干扰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细胞因子对凝血系统的作用来阻断凝血失衡,可能会有效地治疗败血症引起的凝血异常.
推荐文章
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类
冠状病毒属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细胞因子风暴
新型冠状病毒
高炎症状态
败血症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其干预研究
败血症
细胞因子
白细胞
山莨菪碱
牛产后败血症的治疗
产后败血症
母牛
治疗
子宫脱出
胎衣不下
感染
抵抗力
难产
败血症大鼠促炎性细胞因子与炎性细胞变化的实验研究
败血症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败血症引起DIC时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败血病 细胞活素类 凝血致活酶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编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0,封三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54
字数 40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02.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威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血液研究室 123 548 12.0 17.0
2 孙冬梅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血液研究室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败血病
细胞活素类
凝血致活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408
21-1529/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55
总被引数(次)
16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