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寻一种功能和外观满意,术后上唇不再遗留或减少手术瘢痕的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方法.方法采用鼻唇沟、唇红缘等轮廓线切口入路,于皮下进行唇裂术后畸形功能性整复.结果应用该法行手术15例,其中双侧唇裂术后畸形4例,单侧唇裂术后11例,经6个月至2年随访,功能、外观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该法一改传统的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方法,采用轮廓线切口入路,术后手术瘢痕不明显;皮下充分松解,使原手术瘢痕明显淡化、平整;口轮匝肌从其不正常的附着处分离,恢复肌肉正常走向和功能,重建口轮匝肌环;调整鼻翼软骨、重塑鼻翼软骨,使唇裂鼻恢复正常.从而使患者的诸多畸形在功能和外观上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推荐文章
基于口鼻轮廓线行Ⅰ期单侧唇裂手术
单侧唇裂畸形
Ⅰ期修复
轮廓线设计
综合整体修复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Ⅱ期整复
唇裂
鼻畸形
Ⅱ期整复
城市天际轮廓线的保护与设计--以重庆主城区天际轮廓线为例
天际轮廓线
地理特征
保护
周边建筑
高层建筑
边缘双轮廓线阴影去除研究
运动目标检测
阴影去除
双轮廓线
边缘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轮廓线切口入路行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术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唇裂 再手术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2.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凤山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整形外科 9 33 4.0 5.0
2 董继英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整形外科 8 33 4.0 5.0
3 吕金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学整形激光美容中心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唇裂
再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