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人类体质学调查补充新的资料,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提供新的参考标准.方法在40侧成人标本上对标准肋间隙(第3~10肋间隙)的肋间后血管的下支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下支的起始处在胸后壁的体表投影点距后正中线的平均距离为(5.0±0.4)cm.结论临床医生行胸膜腔穿刺可在第7~9肋间隙距后正中线7.0 cm以外进行.
推荐文章
第5~9肋间后动脉侧副支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肋间后动脉
侧副支
胸膜腔穿刺术
后正中线
皮肤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穿支血管
穿支皮瓣
血管区域
新鲜尸体
定量分析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应用
骨瓣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髂嵴支
臀中肌支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解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肋间后血管下支的解剖学观测及意义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肋间后动脉(静脉) 下支 胸膜腔穿刺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2.1+21
字数 1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947.2002.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丽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46 167 7.0 11.0
2 安高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2 14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肋间后动脉(静脉)
下支
胸膜腔穿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