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1977~1979年3年的7月份飞机航捕褐飞虱Nilapamata fugens的资料,应用轨迹分析模型,得出了长江中游稻区夏季迁入褐飞虱的中尺度虫源地及迁入路径.1)湘东北-鄂东南稻区虫源来自桂中至湘中稻区(24.~28.N,l09.~114.E),褐飞虱的迁入路径有两条:①柳州→桂林→衡阳→该区;②柳州→桂林→邵阳→该区.2)赣北-鄂东稻区虫源来自桂中至赣西稻区(24.~29°N,110°~115°E),褐飞虱的迁入路径有一条:蒙山→倏县→宜春→该区.3)湘中、东部稻区虫源来自桂南至湘南稻区(23.~270N,l09°~113°E),褐飞虱的迁入路径有→条:南宁→柳州→桂林→该区.
推荐文章
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
褐飞虱
初始迁入
轨迹模拟
虫源地
低温胁迫
上海地区2007年褐飞虱的后期迁入和虫源地的个例分析
褐飞虱
后期迁入
虫源地
轨迹分析
云南省褐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及其发生大气背景分析
褐飞虱
虫源地
WRF-Flexpart耦合模式
迁飞轨迹
大气背景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中游稻区夏季飞机航捕迁入褐飞虱的轨迹分析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褐飞虱 轨迹分析 迁飞路径 虫源地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S435.112.3
字数 5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2.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望喜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 29 395 12.0 19.0
2 华红霞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 59 544 13.0 20.0
3 李儒海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6 385 8.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飞虱
轨迹分析
迁飞路径
虫源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