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TFA-GSA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雄性Hartley豚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又分3个亚组,各5只.H组:在40%O2(用N2平衡)下吸入1%氟烷,持续4小时,其中H1组只吸入1次;H2组间隔42天后再吸入1次,共吸入2次;H3组再间隔42天再吸入1次,共吸入3次.C组:只吸入40%O2(用N2平衡),持续4小时,其中C1组只吸入1次;C2组间隔42天后再吸入1次,共吸入2次;C3组间隔42天再吸入1次,共吸入3次.人工合成特异性TFA-GSA抗原.H1组和C1组在第35天,H2组和C2组在第63天,H3组和C3组在第105天分离得到淋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FA-GSA抗原(1.6、3.13、6.25、12.5、25μg/ml),培养7天.终止培养前18小时加入氚标记胸腺嘧啶(3H-TdR),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分析机体吸入氟烷后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特异性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发现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吸入氟烷豚鼠淋巴细胞增殖,其最低有效浓度随吸入氟烷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吸入次数少时,需要较大浓度的TFA-GSA抗原;次数增加,其促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下降.结论特异性抗原有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其最低刺激阳性浓度和最佳浓度与吸入氟烷次数有关,过多的抗原会导致免疫耐受.
推荐文章
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靶向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免疫疗法
基因疗法
综述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和T淋巴细胞检测
荨麻疹
免疫球蛋白E
T淋巴细胞亚群
超敏反应
负载NY-ESO-1多肽的树突状细胞激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免疫
抗原
肽类
免疫治疗
数突状细胞
NY-ESO-1多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的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烷 肝毒性 免疫 抗原
年,卷(期) 2002,(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6-5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
字数 2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805.2002.1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卫民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 22 4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烷
肝毒性
免疫
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