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共沉淀法通过Ru对MnFe2O4的同晶取代制备了纳米级MnFe1.95Ru0.05O4催化剂.在通过过渡金属进一步改性该催化剂的过程中,发现MnFe1.8Cu0.15Ru0.05O4的催化剂性能优异于文献报道的其他多相醇氧化催化剂,XRD测试表明该催化剂仍保持尖晶石结构.该纳米催化剂能有效地将不同烯丙醇类氧化成烯丙醛类或烯丙酮类,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多相醇氧化催化体系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转换数.借助于EXAFS等表征结果和1-辛醇与4-辛醇的竞争反应,判断出单核的Ru为反应的活性中心,EXAFS的表征同时表明由于Cu的添加而产生的Ru=O能加快反应速度.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反应机理,认为Ru在反应过程中形成醇化物,再经过( 消除反应生成相应的醛或酮.
推荐文章
石墨烯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制备
催化剂
载体
丙酮-异丙醇-甲基烯丙醇体系气液平衡数据测定及关联
甲基烯丙醇
气液平衡
模型
测定与关联
硼化钴/石墨烯非晶合金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催化剂
石墨烯
硼氢化钠
硼化钴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尖晶石纳米催化剂应用于烯丙醇多相氧化制烯丙醛或烯丙酮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烯丙醇类氧化 纳米催化剂 尖晶石结构 EXAFS表征 反应机理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203.2|TQ203.5|O621.254.1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015.2002.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乐夫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42 1675 22.0 30.0
2 纪红兵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67 951 18.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烯丙醇类氧化
纳米催化剂
尖晶石结构
EXAFS表征
反应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