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为比较蓝杯、黄杯诱捕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效果,以及蜜源对诱捕效果的影响,2000年在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林业技术推广站落叶松种子园内进行了诱捕试验.诱到花蝇4种,共90头.其中,蓝杯诱蝇62头,占诱捕总量的68.9%;黄杯诱蝇28头,占诱捕总量的31.1%.无蜂蜜诱捕器的诱捕量占总诱捕量的67.8%,有蜜的诱捕量仅占32.2%.诱捕结果表明,蜂蜜不能增强诱捕效果,无蜜蓝杯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2000年,大兴安岭地区稀球果花蝇数量最多,在种团中的相对比例为41.1%,为优势种.
推荐文章
落叶松球果花蝇的化学防治
落叶松
球果花蝇
化学防治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驱避效果
兴安落叶松
球果花蝇
植物挥发性物质
驱避
松节油
樟脑
诱芯和诱捕器对橘小实蝇诱捕效果的影响
橘小实蝇
甲基丁香酚
诱芯
诱捕器
加格达奇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危害的预测
大兴安岭
落叶松球果花蝇
危害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不同颜色杯形诱捕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诱捕效果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落叶松 球果花蝇 蓝杯诱捕器 黄杯诱捕器 诱捕效果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63.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善春 150 1830 24.0 35.0
2 孙凡 24 249 7.0 15.0
3 魏婧 3 14 2.0 3.0
4 姜兴林 5 20 3.0 4.0
5 徐芳玲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落叶松
球果花蝇
蓝杯诱捕器
黄杯诱捕器
诱捕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