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Ruska在三十年代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战后(1954年)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发展出带有电子衍射功能的高分辨电镜Elmiskop I.但是,从专利优先权角度看,他不是电镜的发明人.直到半个世纪后,有关的争议人都已过世,他才在1986年获得这个迟到的但却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物理奖.材料科学的几次突破性进展充分说明电子显微镜的重要性.首先是电子衍射与成像的结合使位错的直接观察得以实现.在双束(透射束与一个强衍射束)条件下,位错产生的畸变区的衍射强度与基体不同从而显示衬度差异(衍衬像).位错等晶体缺陷因此得以成为六、七十年代的研究热点.选区衍射使晶体结构分析进入到微米甚至到纳米层次.迄今为止,八十年代发现的各种类型的准晶(五重、八重、十重、十二重旋转对称准晶)都是使用这种手段实现的,从而扩大了晶体的范围,把无周期性的准晶也包括进去.高分辨电镜已发展到分辨单个原子的水平,这就为九十年代发现和研究纳米碳管创造了条件,开辟了纳米技术的新纪元.
推荐文章
金相学史话(1):金相学的兴起
金相学
历史
早期史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在石化领域的应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法
聚焦离子束
电子背散射衍射
原位检测
浅析JEOL JEM-2100F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使用
JEM-2100F场发射透射电镜
使用
维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相学史话(6):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金相学 材料科学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院士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13|N91
字数 8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812.2002.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可信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9 10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显微镜
金相学
材料科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